教育学学硕(教育学学硕考研科目)



教育学学硕,教育学学硕考研科目

在部分人的认知里,自带光环的名校硕博毕业生似乎与精英自动挂钩。然而,越来越多名校硕博毕业生作出了并不符合外界“期待”的选择:入职街道办、卷烟厂车间一线生产操作岗位,当外卖配送员、中小学教师,甚至涌入县城的事业单位。

当“精英”变成了“普通人”,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低就”?

要解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开始。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早就过了精英教育阶段,已经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不过,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并没有得到缓解。今年毕业季,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两项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几乎半数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在“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下,考研成了“二次高考”,高压的大学生活似乎成了高中的重复。

“为什么很多大学越来越像高中了?”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俊不禁在一篇文章中发问。

他说,“内卷”一词近年来忽然“出圈”,常用来指“没有意义的,不能使人发展的竞争”。大学就是这种“卷”的重灾区。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毕业生的学历结构整体往上移比较快,而产业能够提供的岗位增长速度没有跟上,反而倒逼学历竞争加剧。

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李俊深入解读高学历毕业生“低就”背后的成因。更多时候,他对毕业生的选择表示很理解,并希望站在一位大学教师的角度,跟学子们共同探讨,怎样才能做到更好,什么样的发展路径才是更适合自己的。

以下是李俊的讲述——

考研成了“二次高考”?

大学本应是学生真正自由探索的开始,但如今,大学变得越来越像高中。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还没来得及审视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没有认真思考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就被裹挟进入激烈的竞争之中,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承受考研或保研的压力。

有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进入本科之后,考研就像是一种正常或者常规的状态,不考研反而变成了另类。也有些学生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考研,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楚,选择随大流。

我跟学生们聊过,很理解他们,也能想象到这种高压的学习氛围。

这跟中学教育塑造的学习模式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中学阶段的学子都将“考上某一层级的高等学府”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到了大学,周围整体氛围和评价也是这样,追逐高学历,大家都在备考。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容易盲从周围大多数人的选择,被大潮推着走。

在“考研热”下,大学里的“内卷”逐渐增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以绩点为王,而非更加综合、全面的成长。研究生入学考试就像是“二次高考”,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则像是高中的重复。

“考研高考化”确实有无奈之处,说实话,换作是我,我自己也不一定“卷”得进来、“卷”得赢,也不一定考得上。为了实现目标,学生的攻略做得很清楚,人也很勤奋。

我不否认勤奋本身的价值,这是很好的。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科研领域,更年轻一代人的知识、能力、见识比同龄时候的我们要高,大学生整体平均水平也在往上涨,这是毫无疑问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牛人”更多了。

但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个人认为“考研高考化”不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学生不应该是时刻备考的状态,大学不应该是高中生活的重复。

我担心可持续性的问题,就是这些学生在达到目标之后可能就不想再继续努力了,或者做这件事是为了得到其他东西。例如,我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是因为感兴趣、好奇,只是为了得到研究生学位找其他领域的工作。

这对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甚至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都不太好。

这个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我在B站上看到不少年轻人面临巨大压力,他们本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大学生活,自由探索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但因为投入到高压、同质化的竞争,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度过了,焦虑情绪日益蔓延,内心满足感降低。对于有限的人生而言,成本有些太高了。

出于兴趣和禀赋的学习和钻研,才能催生更多动力坚持。孔子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觉得这是教育或者人成长的基本规律。

实际上,二三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批评,但那时针对的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当时说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就没有力气再学了,因为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已经耗尽了。

高中学习一大弊病就是重复学习的时间非常多,这对学生的好奇心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并破坏他们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目前基础教育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难改。当然,也有一部分高中学校有了更多探索,这另当别论。

现在这种情况也在延续到大学,甚至往更极端的方向走了。学生不仅要考好试拼绩点,还要参加活动竞赛拼荣誉,或者准备考研拼学历。他们忙碌的本科生活被切割成无数的小块,规划得很清楚,就像一根弹簧,已经被拉尽了,还在继续拉,我真的觉得很难想象。

大学是一个求知的地方,也是性格和人格逐渐形成、立德树人的地方。良好的大学氛围,首先当然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大学还应提供给学生相对丰富的公共生活,让他们有自我探索的空间,互相学习,人格得到发展。

如果要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大学生不应该一进入大学、未经反思和审视,就直接以考研为目标,而是应该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在决定考研之前,可以先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实习等,深入接触,更多地了解自己和社会,了解不同行业和公司的人才需求,并思考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经过更加全面的审视之后,再来考研,即使做同样的事情,状态也不一样,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会产生焦虑,担心试错成本比较高,所以倾向于从众,很大程度我也理解。但现在获取信息的成本是降低的,在决定为一个目标努力之前,我们不妨多了解、多探索、多反思。

高学历毕业生“低就”变得常见?

大学成为“内卷”重灾区,跟就业机会的变化离不开关系。

我们那时候不少人实际上进了大学之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放飞自我”,因为只要考上好大学,一般不愁工作。比我们年龄更大的人,更是如此。

现在,大家想进的一些单位,招聘条件要求也在转变,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都在改变。我大学毕业那会,多数企业和公务员招聘不会提出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要求,因为供给量根本不够。现在就业形势变了,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增,供给量够了,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需求方自然要求更高。

有学者研究,我国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当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实际上已经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却变化没有那么快。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一直到近几年,产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研发型、管理型等偏高端的岗位需求量增加快。所以,过去,我们会说你读了好大学,就一定能找个好工作。

但近几年经济不像过去增长那么快了。我们原本设想硕士博士应该到产业里从事高端的研发,解决理论或者技术问题等,但现在的高层次劳动力市场恐怕吸收不了那么多人。这也跟经济形势变化有关系,产业的发展虽然与教育是互相影响的,但它有自身的逻辑,不会因为培养出了那么多高学历人才,就能完全吸收掉。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毕业生的学历结构整体往上移比较快,而产业能够提供的岗位增长速度没有跟上。在无法清楚探知到人的能力的情况下,学历是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学历之外甚至再提国内外名校、双一流这种要求,再加码。

就算是普通的岗位都收到很多高学历的简历了,对于这些用人单位而言,为什么不要呢,因此招聘水涨船高,人才向低处就业的情况变得常见了。但实际上,某些职位确实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只要学的知识能力扎实,大专生完全可以应对。

反过来,竞争加剧,如果大家都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盲目地刷高学历,学历“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例如,理科博士学习的东西可能跟基层管理不完全对应,不排除受聘者可以把研究能力迁移到基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一般来说基层的公务员岗位不太需要这么高的学历,高学历不一定代表更强的能力,也不一定适合某些特定的岗位。

“小镇做题家”越来越难留在大城市?

我也关注到了名校硕博毕业生回流到县城就业的现象,其背后是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的供给结构出现了变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大城市提供优质的岗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优质岗位增加的速度跟不上人才培养的速度,同时留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又比较高。

今年,我也看到了B站上有不少年轻人分享回县城就业的故事,他们不光是985、211的大学毕业生,还包括留学回来的大学生。名校生回流县城的现象需要再观望,再过几年是不是还是这样。

大家也提到了“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我当年也是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读书的。在我国,高等教育不仅意味着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代表着身份认同感的培养和阶层转变的机会。

城市汇聚着诸多资源,对人才产生吸引力,人才也会慢慢地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进而留在城市工作。全世界的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等都是如此,都是吸引年轻人的地方。

但是,当大学生活越来越像高中,学生可能在专业学习之外,对于大城市生活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缓慢,生活方式以及就业选择感觉不那么适应,加上留在城市的难度和成本增大,这时候小部分人可能更倾向于回到县城就业。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我跟大学生们聊得比较多,感觉年轻一代中也有少数人变得更“佛系”了,这里面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在相对无奈之下先做这个选择,观望着,往后再看看。不过,整体而言,回县城就业的毕业生可能数量不少,但我接触到的年轻群体更大比例还是喜欢或习惯相对大一点的城市。

这几年因为疫情,企业缩招,互联网大厂裁员等,就业确实不太理想。跟前几年比,我很明显感受到,周围的研究生趋向于体制内单位就业比之前更多,求稳倾向更强了。部分县城体制内岗位的招聘要求最低研究生学历,拉高了就业的门槛。

去年底,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家希望向社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人应该强调找适合的,而不是一味把学历门槛拉高。

我想对毕业生们说,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不仅是在学校里,还有在工作岗位上,有时候,社会跟学校里的学习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更重要。我们要意识到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如果情况不理想,我们不妨多一点耐心,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在工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可能,应尽可能去找有成长性和提升空间的岗位,而不是仅仅看起始的薪酬等条件。

在职业选择和工作中,就像生活中的许多其它方面一样,尽可能保持一种长期主义的态度,把眼光放长远,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同时也是社会所需要的方向,长期持续地努力,深入地钻研。现在能够拿多少薪水,这固然重要,但也不只看到这些,要看五年或者若干年之后的可能性,从岗位中挖掘成长的价值和学习机会。这可能很难,但我觉得是有价值和帮助的。

教育学学硕(教育学学硕考研科目)



赞 (0)